2018年成都市PM_(2.5)中水溶性無機離子污染特征及來源解析
【摘要】:為了探究成都市PM_(2.5)水溶性無機離子的污染特征與來源貢獻,于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利用高分辨率的MARGA對PM_(2.5)組分展開在線監測,結合同一點位的氣態污染物、氣象參數監測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水溶性無機離子與PM_(2.5)具有相同的月變化趨勢,水溶性無機離子月均濃度為10.35—39.60μg·m~(-3),在PM_(2.5)中的占比為31%—51%,水溶性無機離子是PM_(2.5)的重要組成部分NO_3~-在水溶性無機離子中月均占比以12月最高,8月最低,SO_4~(2-)剛好與之相反.大氣長期處于富氨狀態,二次離子主要以(NH_4)_2SO_4、NH_4NO_3、NH4Cl的形式存在,SOR在冬季12月與夏季8月分別出現高值0.61與0.5,但NOR只在冬季出現高值且均低于SOR,SO_2的二次轉化率更高,且兩者受到的影響因素不同.通過對不同污染水平及不同濕度下水溶性無機離子的污染特征分析發現在污染加重或濕度增大時,NO_3~-在水溶性無機離子中的占比最高且上升趨勢明顯,SO_4~(2-)在水溶性無機離子中占比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結合離子的存在形式及二次轉化特點分析發現有大量的NO_3~-生成,同時與NH_4~+結合生成二次無機鹽使顆粒物濃度升高.利用PMF模型解析發現成都市的水溶性無機離子主要來源為機動車排放源、化石燃料燃燒源、生物質燃燒源以及揚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