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紅花莖腐病致病真菌的分離與鑒定
【摘要】:【目的】真菌性病害是西紅花Crocus sativus的主要病害。分離鑒定西紅花莖腐病致病菌可為西紅花莖腐病科學防控及特效殺菌劑開發提供科學依據?!痉椒ā恳浴t花1號’C. sativus ‘Saffron No. 1’為供試材料,采用組織分離法從感病球莖中分離獲得致病真菌。通過PCR擴增、測序與進化樹構建對真菌保守內部轉錄間隔區序列(ITS)和RNA聚合酶Ⅱ亞家族(RPB2)基因序列進行同源性比對與進化分析。對感病球莖進行致病菌再分離并回接到植株,驗證真菌在種球種植模式下的致病特性?!窘Y果】所分離獲得的球莖致病真菌與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形態特征高度相似;候選致病真菌的ITS和RPB2保守序列與其他植物來源的黑曲霉同一DNA序列同源性高達99.6%,與黑曲霉處在同一進化分支上;基質種植模式下,接種黑曲霉菌液極顯著(P0.01)增加了西紅花球莖的發病率?!窘Y論】黑曲霉是引起西紅花種球腐爛的真菌病害之一。圖7參32
|
|
|
|
1 |
黎陽;張欣怡;袁梓洢;鄧麗莉;姚世響;曾凱芳;;引起乙烯褪綠蜜橘果實腐爛的主要致病真菌分離及鑒定[J];植物保護學報;2019年01期 |
2 |
蔣家珍,吳學民,高群,王維波,王成菊;木霉菌對3種致病真菌的作用關系研究[J];微生物學雜志;2004年05期 |
3 |
沈洪坤,匡開源,黃德崇,許振光,孫讓慶;西紅花球莖腐爛病的病原菌及藥劑測定[J];上海農業科技;1996年06期 |
4 |
;《科學》:研究破譯大麥主要致病真菌基因[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0年23期 |
5 |
王彰明,陳厚德,夏慧,劉志林;弱致病真菌對小麥紋枯病影響的初步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03年04期 |
6 |
周霖;王勇;王寧寧;閆從陽;;拮抗農業致病真菌放線菌株BOS-010的分離、抗菌活性及鑒定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3年01期 |
7 |
;媒介速遞[J];高科技與產業化;2011年01期 |
8 |
包士忠,孫品蘭,沈雁君,龔才根;貯藏期西紅花球莖腐爛病發生及防治技術初報[J];中國農學通報;2005年01期 |
9 |
陳相永;陳捷胤;李蕾;包郁明;孔志強;戴小楓;;植物致病真菌寄生類型與胞外糖基水解酶家族分析[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4年03期 |
10 |
樊美珍;郭超;燕新華;;青楊天牛的致病真菌[J];陜西林業科技;1985年04期 |
11 |
姚國富;林文韜;;西紅花球莖藥劑處理對貯藏期腐爛病的防治作用[J];浙江農業科學;2017年05期 |
12 |
邱榮芳,劉永江,陳新路,謝惠琴,張素珍;石河子甜菜苗病致病真菌的鑒定[J];新疆農業科學;1991年03期 |
13 |
沈洪坤,匡開源,黃德崇,許振光,孫讓慶;藥劑處理西紅花球莖對病害和產量的影響[J];上海農業科技;1997年01期 |
14 |
王麗娟;徐秀德;陳靖;董懷玉;姜鈺;胡蘭;劉可杰;;我國東北地區玉米苗枯病致病真菌的種類與分布研究[J];中國植保導刊;2012年02期 |
15 |
劉永正;;西紅花的兩種病害初步觀察及防治試驗[J];中草藥通訊;1977年09期 |
16 |
匡開源,許振光,陳泉生,黃德崇,朱凌軍,陳忠;滬郊西紅花球莖腐爛病害的發生和藥劑防治[J];上海農業學報;2000年S1期 |
|